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2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 下降28.9%。2023年国考报名已结束,总报名人数约有250万余人报名,再次创新高。
一冷一热,反差极大!
单就国考而言,从2011年开始,已经超过了百万人数。从2011年考录比例为6:1,到2022年的68:1。各大考生也是各显神通,专门挑“老少偏穷”的地方报考。可即便是这样,依旧发生7000多人争抢西藏邮政的现象。对比这几年考公人员,社会面人士报考的情况越来越多,其中不乏宝妈、已就业人士、失业人员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士的工资有不同程度的下调。珠三角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作为公务员薪资水平较高的省份,同样出现调整。我身边的同学跟我透露,原本没降薪之前,他能拿22万左右,现在降到了20万。降薪之外,体制内人士也变得忙碌起来,尤其是疫情当下,活多到干不完。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公务员,哪怕是降薪也没能冷却考公热情。公务员以及大部分体制单位,都不直接从事生产,更不以直接产生经济利益为前提。因此体制内人士的开支以及运行成本,需要分摊到各个地方。这也导致了,你在广州或者在西部地区担任科员,其待遇是不能相提并论的。这主要和城市的发展水平有关,城市发展水平越高,其城市土地就越值钱、企业活力越高,税收越强。单难珠三角来看,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%的城市有:佛山、广州,而东莞的数值徘徊在破100边缘。在绝对值的上涨趋势,而2021年上半年增速开始放缓。成交规模从2020年的近乎翻倍,到增长率降至2021年的52%,初现寒气。截至目前为止,广州土拍共4轮,占主力的是国家队,而且基本上都是以底价成交,少有前几年地王盛况。土拍降温,不止一家,而是核心城市的土拍基本预冷,溢价率创新低,地方托底比例持续攀升。土地成交方面,截至10月27日,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为10498万平方米,同比来看降幅约为24%左右;就拿地企业来看,成交地块中有七成为城投“托底”,城投拿地比例也是一线城市中最高的一个。土拍遇冷,进而影响到了城市财政收入,进而导致公务员降薪。也就是说,想搞转移支付,增加地方债务以渡过财政危机,这个办法是绝对行不通的。因为中央已经明确表态,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,各家都把裤头带勒紧,花钱别大手大脚,精打细算。根据官方数据,2020年、2021年两年疫情,全国共花出的14.7万亿元卫生费用,这几乎是2016年—2018年三年的总额。一边是土地收入减少,另一边是公共健康支出激增,两厢夹击之下,吃铁饭碗的人士自然不能独善其身,也要出一点血。即便是降薪了,公务员依旧受追捧,报考人数更是年年攀高。因为2020年之后,各大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然后是房地产迎来剧烈调整,房企暴雷、工地停工、烂尾楼横生。房企暴雷,你或许觉得是“坏人”终于得到惩罚,是前期玩杠杠太大,整出4万亿的债务。地产人、中介受到波及,收入锐减,不是被降薪,就是被裁,很难有巅峰时刻的薪资水平。此外,与之密切相关的建筑行业也受影响,譬如建筑工人、建材、建材工人。房子卖不出去,买什么家电?进而导致家电行业销售量不理想,哪怕是格力和美的,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员。房子卖不出去,银行的信贷派发怎么流通?不流通,钱怎么渗透到其他行业?以上这些,都会形成情绪的累积,影响我们对未来预期的判断。预期向好的时候,大家是敢拿钱去消费、投资、增加杠杠的;未来预期保守时,大家都龟缩着,把钱存着,应对未来变化。我们来看一组数据,去年年底,居民存款总额为102万亿;今年一季度,居民存款总额迅速蹿到110万亿。去年整整一年,居民存款才新增9万亿,而今年三个月就激增8万亿。与猛蹿的居民存款相对应的是:居民消费贷款,大幅下降。谈及消费和投资,你终不能指着居民拿着好几万的存款买大葱,只能是占大头的房子、车子发力。来看房贷额度、汽车贷款额度、信用卡发卡额……凡是跟消费、投资有关的贷款,增速均在下降。2022年前三季度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3559亿元,同比下降8.0%。消费和投资的下降,才是最要命的,因为让波及面更广了。多诺米骨牌开始倒下,爱奇艺传出裁员,接着是京东的毕业、阿里裁员、腾讯的优化。互联网大厂员工,在预期好的时候,合力将杭州滨江房价推至高峰,出现6万人抢一套房的现象如今经历大裁员之后,收入出现下滑,拿什么维持动辄上万的月供?拿什么去买房子?所以房子成交量下滑,去化周期变长,房企更加不敢拿地了,土拍遇冷、土地财政减少、公务员降薪......即便公务员降薪了,但也受限于外部就业环境的急速降温,大家紧着找个安稳地,避避险,进而也推动了考公热。马斯克收购入驻推特当天,先干掉CEO和CFO,然后裁掉4400名员工,近乎一半。扎克伯格也宣布,自己将为公司的错误负责,裁员超1.1万人,占其员工总数13%。就在刚刚,贝索斯发出警告,全球经济正面临衰退,不要冒险。外面风声鹤唳,加剧了大家想求稳避嫌的心态,所以大家对公务员、体制内岗位极其钟爱。毕竟,每年国考到顶了也才3万多人,本质上是选拔性考试,能容纳就业人数,实在是太少了。再则,对铁饭碗的荷载能力是有限的,不能随便扩招,不然也是饮鸩止渴,后患无求。现在是直接把房地产从ICU里拖出来,其中金融16条,直击房地产现金流危机问题。楼市回暖,保持楼市平稳发展,才是对待房地产正确态度。